常规而言一般研究的是利他主义的生成动机和行为果效,将从生物学和进化论角度介入的探讨限定在前者。
[33] 《中国哲学精神及其发展·下》,页69~70。论修德工夫与论心是同一件事,方先生都不误解。
斯谓其哲学之才力不足耶?曰大不其然。[2] 方东美着,《中国哲学精神及其发展上·下》孙智燊教授中译本,台北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11月初版。[41] 笔者以为,朱熹的人性论就是孔孟立场的继承与发展,孔孟中有些话说不清楚的,意旨未深入的部分,由宋儒把它们强化、补充起来。参见拙着:杜保瑞,2011年9月,<方东美对中国大乘佛学亦宗教亦哲学的基本立场>,《 师大学报__语言与文学类》,2011年9月,第56卷,第2期。只是对道佛理论的批评是否如理?以及是否有方法论上或知识论上的可行性?这是可以检讨的。
其义涵(一)属於或联接。[38] 《中国哲学精神及其发展·下》,页76。他留给人们的印象是负面的,这全部拜孟子、荀子这两位儒家大师所赐。
荀子将用与文对立,与孟子将义与利对立的立场在价值层面同构。1、为墨家兼爱辨污自然要返回文本,即对墨家兼爱的原典疏证工作。13、不过兼爱仍然面临一个最高原则与人性原则相悖的的问题。14、利他主义,如何看待他者,利他观。
儒家的孝亲观要严等威,别亲疏,从血亲伦理出发,所以是亲亲而仁民。志以天下为芬而能能利之。
出版作品有《新生代电影人的预演与预言》、《墨家基督徒的神思冥想》,主编《非儒——该中国墨学登场了》将于16年3月底出版。而墨子提倡人无幼长贵贱,皆天之臣也(《墨子.法仪》),显然是见於齐而不见於畸,破坏了由血缘宗亲层层向上而宗的宗法制度。先秦儒墨论战中,孟子辟杨墨就将杨朱为我与墨子兼爱置於个体与社群的两极,为了论战的需要显然是将群己关系推到了极端。可见墨学中并未彻底否定个体存在之必要,兼爱包含的体爱、周爱原则,就十分具体的界定了群己的范围和边界,其经典论述就是爱人不外己(由己到群),己在所爱中(由群到己),这亦体现了墨家不同於儒家有差序格局的群己观。
杨泽波主张对孔孟儒学容隐观的解读不宜溢出彼时的历史处境而给予古人苛责,应饱含同情与善意。11、孝亲精神,如何看待血亲,孝亲观。但这绝非截然二分,比如对於墨家学说中的利他主义倾向,就很难定义其是以利他形成的结果来论证生成利他的动机,还是从利他生成的动机来推演利他形成的果效。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众。
仁者爱人的普遍主义在父慈子孝的特殊性上能够得到彰显,之中存在经与权的弹性和张力。16、兼爱如何可能?其所致以利他的程度又到达何种程度?在过往汉语学术言说传统下,存在将墨家兼爱目为作为纯粹利他而缺少血亲之爱的倾向。
其实《墨子.经上》载仁,体爱也。墨家对血亲伦理的表述体现在由天志推出兼爱的由上而下的纵贯系统,截然不同於血缘宗亲制式下的家族式的民间共同体。
墨家不但不反对孝亲,反而极力鼓励孝亲。考察墨家兼爱的伦理学应用维度,笔者认为应从三个方面做综合研究,即以群己观、孝亲观、推爱观三个标准来衡量,分别对应置身於某一宗教/文化传统言说下的群己关系、孝亲精神和利他主义。但这是否足以解决最高原则和人性原则的双重悖论还有待学者继续深入讨论。又由於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墨子.兼爱》),则在连接自己与社群的关系中,突破了儒家对尊卑长幼的讲求和认同,赋予群与己一种特别的身份和地位。层层向上而宗,是有差序的等级构成。恶人贼人者,天必祸之(《法仪》)。
5、儒家由於缺乏客观外在的实然法仪,导致儒学群己关系的探讨上有很大缺乏,亲亲以致於仁民的推恩模式,却可能因血亲情理和爱的衰减效应造成损别家益己家的腐败,从而存在着自我消解的困局。再联系到亚伯拉罕杀以撒献祭的故事,如果排除天使营救的戏剧性结果,那麽其中的伦理意味就十分耐人寻味。
也就是说对於墨家而言,如果有什麽价值置於血亲伦理之上,以至於违反亲亲相隐而大义灭亲,那就是利爱——即兼爱的最高原则。《荀子.成相》:慎、墨、季、惠,百家之说诚不详礼乐灭息,圣人隐伏墨术行。
在本质上人所以爱和所以能爱都由不得自己,更与人的自然情欲无关,因为上帝命令人如此。《墨子.小取》载爱人,待周爱人而後为爱人。
以血亲伦理人之常情所推出的对他人的爱,究竟是同心圆结构的差序爱还是兼以易别的平等之爱。而继承孟子精神谱系的历代学者亦多将墨家为己的一面刻意遮蔽。而当我们反观儒家言说传统下,孔子告子路亲亲相隐,直在其中(《论语.子路》)以及孟子论舜的两个案例窃负而逃(《孟子.尽心上》)、封之有庳(《孟子.万章上》),似乎确有将实践果效上不义的行为作为一种亲亲为大之美德的倾向,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处理公德公法公领域和日用人伦私领域的混淆。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
那麽如何评价腹朜违背血亲伦理的杀子举动呢?特别是在秦王应允特赦的情况下还如此行?子,人之所私也,血亲情理是人人珍视的。3、葛瑞汉认为根据墨家关於名的学说,没有共名能被理解——这就是无知论的逻辑起点,即承认经验的无效性和不可聚合,也就承认了人认识能力的有限。
所谓墨家无父、禽兽之论调,可以休矣。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跛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
恶人贼人者,天必祸之(《法仪》),则在墨家朴素神义论和酬报神学之下(例如《明鬼》篇载鬼神能赏善罚恶)所把握的施爱原则,就不仅是局限在一家一宗之内,而必须层层上同与天了。《荀子.王霸》:大有天下,小有一国,必自为之然後可,则劳苦耗顇莫甚焉。
在原典儒学中,孟子宣导的是舜负父出奔即孝大於忠,亲情高於王位甚至律法。周公兼夷狄,驱猛兽,而百姓宁。由於孟子辟杨墨的影响,墨家长期被目为无父之道,亦即不讲孝亲。爱人不外己,己在所爱中(《兼爱.中》。
传统上儒家对墨家的诟病是无君父: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22、从基督教和墨家两个大义灭亲的案例中,我们会发现类似的表述在儒家伦理思想中比较少见。
全球未来论坛第五场线上前沿讲座很荣幸邀请到香港墨教协会主席、香港浸会大学饶宗颐国学院博士研究生黄蕉风先生来为我们主讲墨家兼爱观辨析。刘清平在论述基督教与儒家普遍之爱可能性的时候,提出基督教的爱神爱人与儒家的亲亲仁民具有深度悖论:就前者而言,可能因为爱神而不得不恨恶不信神的罪人。
2、除了与墨家弟子夷子的辩论外,孟子辟杨墨的言论主要辑录在《孟子》中的两处。除去这三点,荀子其他的批评都与墨家的兼爱有关。
标签: 菲矿业巨头对候任环境和资源部长提名反应平淡 宫外孕如何处理?宫外孕怎么处理 交通事故保险索赔的时效(交通事故保险公司赔付时效) 2016年全球超级电网投资总额有望达83亿美元 今年上半年墨西哥石油公司亏损1455亿比索
评论列表
二、牟宗三说阳明学是孟子学 牟先生要定位阳明学是孟子学,首先就从孟子学定位说起,其实这一部分已经完全呈现在《心体与性体》一书的综论部份中了。
足见其溺惑之深,不能自拔矣。
因为,评价者不具经验的亲知,因此在不认同该世界观之前,所有的评价,便只是诉诸主观的立场而已,变成了只是不同的意识形态之争而已。
朱熹向以唯物论者视张载。
[4] 参见:牟宗三着《从陆象山到刘蕺山》,页453。